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律性
2023.11.14 09:38
336浏览
自律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,俗话说:自律的人更容易成功。其实是有道理的,自律的人有规划,会按照计划执行,不会偏离。现在的人都缺乏自律性,尤其是孩子,很多孩子沉迷于手机、沉迷于游戏,所以,家长们要重视对孩子自律性的培养,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,一定会有用的。
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律性?
1、目标计划管理法
顾名思义,就是在让孩子做任何事情时,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。大家知道,目标对人的行动有促进作用。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,这样孩子的行动就有发自内心的原动力。
2、日记法
日记是记录日常生活的日历、心路历程的手册和成长过程的碑铭。在日记中,孩子可以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、酸甜苦辣、失败成功以及反思总结。因此,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时,如果能引导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,那么孩子的自律能力也将悄然而至。
其实阅读对于每个孩子都非常重要,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,并且可以提升自己的认知。那作为家长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?今天把我的个人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
我家有个小学二年级的小书虫,他的阅读习惯养成主要有几点:
1、从小建立和书的连接。
孩子匍匐爬阶段就在“翻书”了,那时候书是他的玩具;绘本时期,从声情并茂地演绎绘本是我们喜欢的游戏;幼儿园阶段,我们每晚睡前都一起看书;然后他开始盯着我指读,慢慢地积累了些生字,开始自己看书。
我们的共读,内容不限于绘本。有时我自己的书读来有趣也念给他听。有时也念诗,不限于儿童诗歌。听不听得懂没有关系,重要的是,书本是我们之间交流的一个媒介,我们把书当做好东西一样相互分享。我们也常去书店一呆就是半天。在孩子眼里,每天看书就跟每天要吃饭一样。
做家长的一定要明白,孩子虽然是因为家长而出生的,但他却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,有他独立于我们的人生。
作为家长,除了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外,更应该尊重孩子独立自主的要求。那怎样才能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呢?
怎样才能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
1.对孩子自尊心的守护
守护孩子的自尊心,有利于帮助孩子形成健全人格。有一些父母,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,还秉承着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的思想,不自觉地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权威。在街上,我们偶尔能够看到,因为一些小事父母就对孩子大发雷霆,直接把孩子置于难堪尴尬的境地,完全忽略了孩子的自尊心,这样的做法很容易导致孩子变得自卑,做什么事都畏手畏脚,不敢行动。
2.对孩子好奇心的保护
孩子的自信、自立、自律这些好品质,是建立在父母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的。那怎样培养孩子自立自强自律呢?
怎样培养孩子自立自强自律
一、如何建立自信
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,从小事做起,及时反馈。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,有利于提高孩子做事的信心,让孩子从小有自己的想法,鼓励孩子去探索,勇于向困难挑战,不要经常性惩罚善于奖励。
二、孩子如何自立
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,从孩子勤于动手开始,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事情。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,家长就不要插手,让他们自己去做,孩子习惯的养成是培养独立性的第一步。
在现实生活中,人们经常会看到这些情况:有的孩子在家里活泼好动,聪明伶俐,但一旦到了新的环境,遇到陌生人,就会变得胆小、笨拙;有的孩子独自在玩耍,自言自语,很不善于交际;有的孩子则相反,与人交往到处都是逞强、横行霸道,显得盛气凌人;有小朋友遇到熟人,就算大人逼着它礼貌的跟人打招呼,他也不会说话,尽量避免。
孩子的交际能力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。如果孩子不能主动与同龄人交流,不能与同龄人相处融洽,遇到问题不敢去找老师反映或寻求帮助,结果就是没有新朋友。
结果,他们会感到孤独和沮丧,学习的兴趣会大打折扣,学校的吸引力也会消失。
同样,孩子良好的沟通能力也会对孩子的发展带来很好的影响。
孩子良好的沟通能力,与他的学习能力、语言发展、智能活动、情绪反应、社会行为,相得益彰,相互影响。
怎样培养孩子的社交人际交往?
很多家长都反映自家的孩子没有自觉性,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别人催着做才肯去做,面对这种情况,很多家长都束手无策,不知道该怎么去引导他,其实,教育孩子并不难,难的是家长没有好的教育方法。家长一定要记住,积极引导孩子,以身作则,尊重孩子,不以父母的权威教育孩子,陪孩子慢慢成长,让孩子逐渐养成尊时、守时、凡事自律的好习惯,这样才能最终形成孩子的自觉性。
怎样培养孩子自觉性?
1、从日常行为习惯做起。
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,它是一个长期关注,持续坚持的结果。所以,自觉性的培养离不开孩子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。一旦有了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,那么这时的自觉性就会形成。
2、从传统文化熏陶做起。
中华民族,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,国学经典,孔子孟子诸家学说,都曾经并且正在发挥着它的独特教育作用。从名人名言,从经典画卷,从典型人物,从特殊案例之中都能够得到启迪和教育。
自律性和自觉性是非常重要的两项能力,这样的人更容易走向成功,很多家长都想培养孩子的这两项能力,但是却不知道从何下手,其实,有两个关键一个是一定要从小抓,在孩子塑造性格的黄金期,即小学阶段;二个是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,方法用对了,自然也就能成功。
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律性和自觉性?
1、给孩子合理的学习安排
良好的习惯必然是有合理的行为安排的,想要让孩子的习惯能够更加持久,让孩子形成足够的自律能力,首先在行为习惯的安排上就一定要合理轻松。从微小的习惯开始慢慢培养,然后再形成一个更加良好的行为体系。
所以,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之初不要一张时间表安排得满满当当的,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孩子能够完成的任务,比如看书半小时、每天背一首古诗等等,这些习惯也许很小,但胜在完成度高并且更能坚持。
2、家校合作,营造育人氛围
上一篇:孩子干什么都特别慢怎么办
下一篇:怎么改变孩子内向的性格
Copyright © 2017-2025 高中学习网 版权所有
注:凡本网注明来源冲刺高考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